期刊导读

水产和渔业论文_云南哈尼梯田稻渔综合种养模式

2021-11-12
文章目录

一、稻渔综合种养

二、哈尼梯田稻渔综合种养模式

(一)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基本概况

(二)哈尼梯田稻渔综合种养模式

    1. 稻-鲤综合种养模式

    2. 稻-鳅综合种养模式

    3.“稻渔轮作”,打造冬闲田养殖模式

(三)哈尼梯田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优势

    1. 地理位置优越,气候适宜

    2. 品种选择具有地方特色

    3.“四位一体”的产业模式解决产业瓶颈问题

三、哈尼梯田稻渔综合种养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

(一)哈尼梯田稻渔综合种养经济效益

    1. 哈尼梯田稻渔种养全面展开

    2. 哈尼梯田增产增收经济效益显著

(二)苗种基地建设保障苗种供给,延伸产业链

(三)哈尼梯田稻渔综合种养社会效益

四、哈尼梯田稻渔综合种养发展的限制性因素

(一)地理因素

(二)劳动力年龄偏大

(三)产业附加值偏低

五、哈尼梯田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方向

(一)进一步加强渔业科技支撑

(二)延伸产业链,提高产业附加值

(三)加强科技培训,依托人才创新发展

文章摘要:稻渔综合种养因其可观的经济效益、巨大生态效益已经成为实施产业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。为进一步总结云南省红河县哈尼梯田稻渔综合种养经验,推进以稻渔综合种养为主的产业扶贫项目,论文通过调研哈尼梯田的稻渔综合种养,总结哈尼梯田稻渔综合种养的"稻-鲤""稻-鳅"及"冬闲田养殖"模式,分析稻渔综合种养产生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,发现当地自然条件、劳动力年龄偏大、产业附加值低等因素是稻渔综合种养进一步发展的限制性因素,提出通过科技支撑、产业链延伸、技术培训及人才培养等措施,进一步提升稻渔综合种养的发展,全面推进产业扶贫工作,不断提升经济效益、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。

文章关键词:

论文作者:周群兰 刘波 徐钢春 袁新华 聂志娟 徐跑 

论文分类号:F326.4;F326.11

上一篇:轻工业手工业论文_淮河橄榄蛏蚌营养成分及矿物

下一篇:生物学论文_为了江豚的微笑